7月5日,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“绿色金融: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构建和资源调动”主题论坛上,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发布了2024年《贵州省绿色金融发展报告》。
“爽爽的贵阳,美丽的贵州,跟我们整个报告的结论基本一致。”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发布人说,从2022年8月份开始,贵州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专门推动在全省开展12个绿色金融试点县工作,围绕绿色金融发展,特别是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了很多部署。
报告显示,从运营机制角度看,贵州在绿色金融上制度和标准,包括信息披露的体制机制,以及从市场体系层面,开展了大量的绿色信贷、绿色债券、货币政策工具以及产品创新;在保障机制方面,贵州在绿色金融创新了项目库建设和平台建设,并推动了大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,包括举办国际生态文明的论坛。
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发布了2024年《贵州省绿色金融发展报告》
2024年是贵州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县建设的重要年份,总体有5个方面的成效:一是在2022年基础上,2023年、2024年持续加速开展试点县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、体制机制的建设;二是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针对风险防控和考核激励机制,做保障方面做了很多探索;三是在生态产品价格实现机制方面,创新了很多绿色金融产品,专门支持了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,特别是江口县开展了生态账户的建设,取得了积极的成效;四是12个试点县,不断提升绿色金融市场活力与服务效率;五是持续深化金融机构对口帮扶和优先服务机制。每一家金融机构都会参与到12个试点县不同程度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中,取得比较好的成效。
报告指出,贵州在标准、信息披露、绿色金融产品丰富度,激励机制和跨区域、跨界的合作方面依然面临挑战。
对此,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建议,整个贵州省围绕试点县建设,要持续加快地方标准建设,推动绿色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,包括应用好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手段,完善数据库平台建设,丰富产品与市场体系创新,金融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;要把生态产品产业继续做大做强,优化绿色金融激励机制,让越来越多地方、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积极参与进来。同时,要加强绿色金融成果的宣传,营造较好的持续创新氛围。
总之,要把绿色金融作为整个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优先的事项,更好落实贵州“1234”的工作思路,围绕“四新”主攻“四化”,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,做大做强绿色金融,从而更好地服务贵州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
李雪雪 朱登芳 张丽
编辑 卢世容
二审 李姗
三审 岳振
益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